长征是什么?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长征途中,党中央于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毛泽东 | B.陈独秀 | C.朱德 | D.邓小平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1935年10月毛泽东途经六盘山时所作的一首词。词中“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
A.北伐战争 | B.秋收起义 |
C.井冈山会师 | D.红军的长征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会师于
A.会宁 | B.吴起镇 |
C.腊子口 | D.延安 |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