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从下列器材中选择部分器材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和电源的电动势:
A.待测电压表V:量程Um=3V,内阻约几千欧姆 |
B.待测电源E:电动势约6~7V,内阻不计 |
C.微安表μA:量程Im=300μA,内阻rG=300Ω |
D.电阻箱R:0~9999.99 Ω |
E.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请选择适当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并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连接好电路以后,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当电压表指针满偏(即指针指到满刻度处)时,读取电阻箱的电阻为Rl=2000.00Ω;当电压表指针半偏(即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一半处)时,读取电阻箱的电阻为R2=6000.00Ω。由此可计算出电压表的内阻为 ,电源电动势为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相邻两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该同学在图中标出测量的距离时,忘记写下BC和CD的数值,只标记下了AB和DE的数值。但他仍然算出了加速度的数值,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通过多次实验,在保证滑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验中测得滑块的加速度a和细线拉力F(用沙桶和沙的总重力代替)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a/(m/s2) |
0.10 |
0.21 |
0.29 |
0.40 |
(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作a-F图线。
(3)根据图线可求出滑块的质量是kg
(4)图线在F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实验桌上放有一小木块、一块长木板、一个轻弹簧、一把毫米刻度尺、一段细线、一个铁架台,在没有其他实验器材的情况下,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想测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这组同学设计出了下面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理
方案甲:固定木板,水平拉弹簧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
方案乙:固定弹簧一端,另一端与木块相连,水平拉木板(如图乙)
(2)在选定合理的方案后,由于无法测出木块对平木板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于是同学们想出了下面的办法进行测量,请你根据提示求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a.如图丙将弹簧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L1;
b.如图丁,在图丙的基础上将小木块挂在弹簧的下端,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L2;
c.根据你的选择,测出图甲(或图乙)中弹簧的长度L3。
d.根据上面的操作步骤,你可以得出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他将一条形磁铁放在转盘上,如图甲所示,磁铁可随转盘转动,另将一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该变化与转盘转动的周期一致。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在图像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圆盘转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圆盘匀速转动时的周期是_______s。
(3)(多选题)该同学猜测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内有一线圈,当测得磁感应强度最大时就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按照这种猜测()
A.在t =" 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
B.在t =" 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
C.在t =" 0.1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
D.在t =" 0.15s" 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
为了测量所采集的某种植物种子的密度,一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适量的种子,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然后将这些种子装入注射器内;
(2)将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相连,然后缓慢推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活塞所在位置的刻度V,压强传感器自动记录此时气体的压强p;
(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活塞在其它位置的刻度V和记录相应的气体的压强p;
(4)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l/p-V图线,并推算出种子的密度。
(1)根据图线,可求得种子的总体积约为_________ (即
)。
(2)如果测得这些种子的质量为7.86×10-3 kg,则种子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如果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过程中用手握住注射器,使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那么,所测种子的密度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用图所示装置做“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力矩盘上各同心圆的间距相等,在用细线悬挂钩码前,下列措施中哪些是必要的()
A.判断力矩盘是否处在竖直平面 |
B.判断横杆MN是否严格保持水平 |
C.判断力矩盘与转轴间的摩擦是否足够小 |
D.判断力矩盘的重心是否位于盘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