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英国病”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 |
B.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 |
C.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盛行 |
D.资本主义世界新经济体系形成 |
“以上帝的名义,共同庄严签约,结成文明国家。”(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这一目标实现的标志是 ( )
A.《独立宣言》的发表 | B.1787年宪法的制定 |
C.南北战争的结束 | D.工业革命的完成 |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提出这一观点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 (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狄德罗 | D.卢梭 |
“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马克思。“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大致时间为 ( )
A.16世纪40年代 | B.16世纪80年代 |
C.17世纪40年代 | D.17世纪80年代 |
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
A.中书省 | B.州 | C.节度使 | D.行省 |
中国法制建设至隋唐时代,以《唐律疏义》为标志,确立了中华法系“以礼入法”“礼法合一”的特色。《唐律疏义》体现的观点是 ( )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