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写下表(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单质填写):
俗名 |
|
—— |
—— |
生石灰 |
|
化学名称 |
氢氧化钠 |
|
硝酸 |
|
|
化学式 |
|
CuSO4 |
|
|
Hg |
类别 |
|
|
|
|
|
(2)现有氧化钙、镁、水、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用以上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
④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___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_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_____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_ 装置(填选项字母)。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__________保持水平。
(4)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的质量/g |
4 |
10 |
40 |
44 |
反应后的质量/g |
22 |
待测 |
56 |
10 |
(1)当反应后乙物质的待测质量为 g,则乙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该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 。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古代书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CO2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加剧“______________”。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 。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3)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CO2,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C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三种粒子
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2)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 (填字母)。
(4)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时得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