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是位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
材料二:右图是“林肯和政府成员审阅《宣言》的场景”。该宣言的发表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摘自《大国崛起》
(1)图一中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抱象征着美国独立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宣言》指什么?它发表于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在材料二的这场战争中,林肯政府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4)材料二《宣言》的发表有什么意义?(一点即可)
(5)简要说出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点即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建立了哪一军校?哪位中共领导人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
(2)针对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国民革命军发动了什么战争?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4)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5)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亲自参加国共两党谈判,试写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
(6)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材料二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三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五

(1)材料一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哪一战争?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历史运动?材料反映了该运动期间提出的什么口号?除李鸿章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试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张謇为什么“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4)为拥护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一个代表人物。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反侵略战争,根据下列简图中的时间和地点回答问题。

(1)填出简图中A、B、C、D、E代表的事件?
A:B:
C:D:
E:
(2)简图中的E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战争篇:悟和平真谛】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联合抗击】
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作用?请举出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抗击德军的史实。
【胜利庆典】
材料二: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2015年9月,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
(2)请你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沉思】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位德国士兵,在其上衣口袋里发现了德国士兵新婚妻子的照片。战争结束后,这位美国士兵内心不安,便前往德国寻访那位德国士兵的妻子,向她道出了当时杀死她丈夫的原委,最终获得了这位德国女士的原谅。
(3)阅读材料三,你有何感想?

【法治篇:探自由进程】
【为自由而战】
材料一: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1)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有哪些"有所为"?材料二中,签署《解放宣言》的美国总统是谁?
【为民主立法】
材料三:摘自《人权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2)《人权宣言》是哪个国家的文献?哪些规定体现出它在为民主立法?
【为统治而变】
材料四:1861年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挑战的结果。当时的俄国,危险和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
(3)材料四中的"危险"指的是什么?沙俄政府是怎样满足农民阶级利益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