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8~9题。
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
| A.冰川侵蚀 | B.流水侵蚀 | C.风力堆积 | D.流水堆积 |
图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图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最热月等温线图中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
该地区()
| A.地处南半球 | B.沿岸暖流流经 |
| C.此时降水较多 | D.受信风带影响 |
图示河流()
| A.大致从北向南流 | B.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
| C.流量季节变化小 | D.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
全球变暖以后,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夏季有向北移动的趋势,直接影响了雨带的推移。据此,回答2013年副高总体表现为面积偏大、位置偏北,导致()
| A.长江流域持续低温 | B.东北洪涝灾害严重 |
| C.南方降水明显增多 | D.华北春旱灾情加剧 |
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判断()
| 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
|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
|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
|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
此地()
| A.位于90ºE,昼长12小时左右 |
| B.位于120ºE,昼长12小时左右 |
| C.位于90ºE,昼长15小时左右 |
| D.位于150ºE,昼长15小时左右 |
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2013年的主题是“探索火星、发现地球”。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回答,在世界空间周期间()
| A.北京的昼渐短、夜渐长 |
| B.海口阳光照进室内面积变小 |
| C.悉尼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
| D.南极科学考察工作接近尾声 |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材料完成下题。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市场运输成本 | B.劳动力成本技术 |
| C.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 D.技术运输成本 |
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到美国的是( )
| A.电子工业 | B.汽车工业 | C.服装工业 | D.医药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