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①备有如下器材:
A.干电池1节;
B.滑动变阻器(0~20Ω);
C.滑动变阻器(0~1k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2kΩ);
E.电流表(0~0.6A,内阻约2Ω);
F.电流表(0~3A);
G.开关、导线若干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电流表选      。(只填器材前的序号)
②用实线代表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图中有部分线路已连好)。.
③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 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电阻r =       Ω.

 
1
2
3
4
5
6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 18
1.10
1.05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组同学用DIS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弹簧振子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周期也应该越大.也有同学认为周期跟劲度系数有关。
B.设计实验:装置如图甲。准备选用的器材有:力传感器、质量为m0的钩码若干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若干个(已知n个劲度系数为的弹簧串联后的劲度系数为
C.实验过程如下:
用力将钩码向下拉一段距离后放手,钩码上下振动,力传感器上显示出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改变钩码的个数或用几个弹簧串联后反复实验,得到表一、表二的数据: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对他们的假设进行了补充完善。问:

(1)上述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制定计划”和“搜集证据”的环节分别是:、。
(2)用力传感器观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目的是:。
(3)周期T与弹簧振子质量的关系是:。
周期T与弹簧劲度系数的关系是:。
(4)如果,则周期表达式

如图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多选题)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摆线长度L应为线长与摆球半径的和,且在20 cm左右
B.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开有夹缝的橡皮塞夹牢摆线
C.在铁架台的竖直杆上固定一个标志物,且尽量使标志物靠近摆线
D.计时起终点都应在摆球的最高点且不少于30次全振动的时间

(2)某同学正确操作,得到了摆长L和 n次全振动的时间t,由此可知这个单摆的周期T=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

(4分)图a、图b为两次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屏幕上显示的图样,图a条纹间距明显大于图b,比较这两次实验

A.若光屏到双缝的距离相等,则图a对应的波长较大
B.若光源、双缝间隙相同,则图a光屏到双缝的距离较大
C.若光源、光屏到双缝的距离相同,则图a双缝间隙较小
D.在相同的条件下,图a的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g="10" m/s2.求:


⑴斜面的倾角a;
⑵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
⑶t="0.6" s时的瞬时速度v.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流表的内阻:
待测电流表A1(量程250 mA,内阻r1约为5 Ω)
标准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5 Ω)
电阻箱R1(最大值999.9 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 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 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10 V,内阻r约为1 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上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⑵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用测得的量表示待测电流表A1内阻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