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地住宅建筑冬至日、夏至日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2 题。
1. 该地有可能位于我国
A.西双版纳地区 B.太湖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2. 当该地一年中正午阳光照进该室内最少之日时,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该地白昼达一年中最长
B.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
C.哈尔滨白昼比北京长
D.地球公转速度达一年中最大
图为沿某岛屿20o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后回答1-3题。
该岛屿可能是
| A.台湾岛 | B.马达加斯加岛 | C.加里曼丹岛 | D.海南岛 |
该岛甲、乙两地
| A.1月降水量最大 | 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
| C.7月份气温最低 | 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
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 B.海拔较高 | C.受沿岸寒流影响 | D.距海较远 |
读图“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11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11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对于图11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
| B.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
| 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
| 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
据实际调查,图11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图是30°N纬线上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 B.大气环流 | C.距海远近 | D.洋流性质 |
图示纬线段穿过的板块数目是: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图是某年10月1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雨带分布地区是
| A.大兴安岭地区 | B.华北平原 | C.台湾海峡 | D.辽中南地区 |
与此同时
| A.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赤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逐渐增加 |
| B.在北半球进行日影观测发现日出时日影均东北方向,正午在南方,日落在西南方向 |
| C.南半球的太阳活动逐渐增多 |
| D.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绕着太阳向近日点附近运动 |
图为“夏秋之交杭州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影响7~9日的天气系统
|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准静止锋 |
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是
|
| A.伏旱 | B.阴雨连绵 | C.狂风暴雨 | D.风高物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