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示山体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乙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甲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乙图中的

A.b① B.a② C.e③ D.d④

有关甲图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
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 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

(双选)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气候温暖湿润
C.冬末春初降水较少 D.全年降水较为丰沛

有关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
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⑤河为内流河

读 “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
A.土地的沙漠化 B.水资源缺乏 C.水土流失严重 D.沙尘暴盛行
(2)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做法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营造速生薪炭林
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