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
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 C.造纸厂 | D.大型超市 |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各题。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原料工业 | B.加工工业 |
C.采掘业 | D.冶金业 |
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 ( )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
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5% |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 |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读图回答各题。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 B.光照较少 |
C.降水不足 | D.积温过高 |
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 | B.西气东输 |
C.西电东送 | D.北煤南运 |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降水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下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日最晚接受到日照的地点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 )
A.4小时 | B.9小时 |
C.12小时 | D.15小时 |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 B.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
C.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太阳日 |
下列平面一定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晨昏圈所在平面 | B.经线圈所在平面 |
C.赤道面 | D.黄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