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阴影部分为沿30o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8—19题。N所对应的地面上的N′,与M所对应的地面上的M′相比
A.气压低 | B.气温低 | C.降水少 | D.光照少 |
有关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M′地的隆起,削弱东亚的季风气候 |
B.N′地在冬季时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 |
C.M′地的隆起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所形成 |
D.N′地是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强地区 |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
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东北三江平原 | B.浙江南部 |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 D.青藏高原 |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绝灭。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据此回答: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A.气候变化 | B.植物变化 |
C.水的变化 |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
恐龙绝灭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光合作用 | B.生产功能 | C.分解功能 | D.平衡功能 |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关于生物循环的图示,正确的是
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功能 | B.平衡功能 | C.调节功能 | D.生产功能 |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下图是甲乙两地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左图反映的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右图反映的是位于北半球的乙地在夏至日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1.甲图的纬度是
A.40°N B.40°S C.26.5°N D.无法确定
2.乙地的经度是
A.75.5°N B.80°N C.5°E D.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