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措施属于开发水源的是

A.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B.海水淡化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叫高山林线,它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温度和降水。下图是某区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入海口附近地区的林线分布高度大约是

A.2500m B.3000m C.3500m D.4000m

据图分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林线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我国横断山区林线高度变化最快
C.影响甲处林线向北凸主要因素是降水
D.林线高度与温度和降水都呈正相关关系

读某高空区域图,此时区域内任意点的气压值都相同。甲、乙、丙三地对应的近地面为甲′、乙′、丙′,甲向丙海拔逐渐降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最能反映沿MN线剖面的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此时,对下列两地的比较判断,最正确的是

A.气温高低:甲=丙 B.气温高低:甲′>丙′
C.空气密度大小:甲<丙 D.气温较差大小:甲′>丙′

此时乙′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南风 C.偏西风 D.北风

下表为北京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日可能是( )

A.3月21日 B.4月7日
C.9月23日 D.10月7日

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 向北移 B.南半球 向北移
C.北半球 向南移 D.南半球 向南移

下左图、下右图分别是某国不同地区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和夏半年(5月至10月)耕地播种面积占本地区耕地总面积比重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导致上左图中I、Ⅱ两区域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导致图中Ⅱ地区冬、夏半年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市场 D.劳动力

下图为某城市1980年、1995年和2010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单位:千人/平方千米)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80 ~2010年,该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域是

A.城区 B.中心城区和城区 C.近郊区 D.中心城区和近郊区

导致该城市1995~2010年各区域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①第二、三产业向城区迁移②近郊区交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③城区绿化面积增大,环境不断改善④近郊区土地价格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城市结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