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针对物价涨幅回落、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内需不振等实际情况,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意味着我国可能会
①使用减税措施,帮助企业脱离困境
②加大财政在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方面的支出力度
③努力做好财政收支的平衡
④发挥财政在促进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⑤调整存贷款准备金率,力争实现市场供需平衡
|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⑤ | D.①②④ |
1956年,我们党提出: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我们党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意味着
| A.在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具有必然性 |
|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
| C.我们党对发展商品经济坚持积极态度 |
| D.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 |
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毛泽东曾说过,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毛泽东的上述观点表明
| A.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
| B.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 |
| C.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 |
|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两个生产部门”是指
| 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
| 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 |
| 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
| D.农业和工业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①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
②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
③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④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这次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在于
| A.依靠市场规律是不行的 |
| B.政府应加大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 |
| C.过分地依靠市场的作用使资本主义到了崩溃的边缘 |
| D.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依赖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