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无丝竹之乱耳,                         
                   ,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小桥流水人家。
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5)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9)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我国“至圣先师”孔子关于学习和思考的名言“    ”已成为亚洲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古诗文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7)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9)《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10)《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身跨战马,奔往战场,飞越关口、高山的诗句是    

(11)《礼记》中提出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中用“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社会理想。

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7)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  ,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9)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

(10)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并包含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的诗句是:    

古诗文名句积累。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李煜《相见欢》)

(3)子曰:“  ,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4)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    ”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洁明快,景象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吴均《山中杂诗》中“    ”两句也极具画面感,既在大处勾勒,又在细处绘景,从极远处写到眼前,又从眼前写到天空,层次丰富,意境幽远。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2)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

(3)尔曹身与名俱灭,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4)  ,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5)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7)诗言志。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到,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不失“    ”的豪迈与豁达;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到,即使前途渺茫,也要不失“    ”的乐观与自信;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即使饱受摧残,也要不失“    ”的芬芳与坚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