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仍是饱和溶液 |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
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
同学们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通过认真思考和积极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空气中含有能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 |
B.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说明生成了固体小颗粒 |
C.红磷燃烧后,钟罩内的物质都不溶于水 |
D.这个实验还不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
下列仪器:①量筒 ②试管 ③烧杯 ④燃烧匙 ⑤试剂瓶,能直接加热的是(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⑤ | D.②③ |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 B.花香四溢 | C.烛炬成灰 | D.滴水成冰 |
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用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2)3个氮原子;
(3)1个亚铁离子;(4)2个二氧化硫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