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两句歌词反映的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自给自足 | B.无需交纳赋税 | C.男耕女织 | D.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 B.总统制 |
C.责任内阁制 | D.民主共和制 |
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下列四项分折,你认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 |
非农业税 |
|
997年 |
2408.1 |
1567.7 |
1021年 |
2641.2 |
3874.0 |
1077年 |
2021.3 |
5117.2 |
A.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
D.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及中国古代某朝官制时指出“■■掌握定旨出命,□□给事中(官职名称)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受而行之”“■■”处的文字应该是
A.丞相 | B.内阁 | C.尚书 | D.中书 |
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 |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一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文艺作品中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B.米勒的《播种者》 |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 D.安格尔的《路易十三的誓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