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举世关注的世界气候大会,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项报告认为,如果各国在未来50年中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就将有高达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在2030年前不能将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全球GDP可能损失5%-10%……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气候变化谈判仍旧步履蹒跚,哥本哈根会议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 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简要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小岛屿、欧洲、美国、石油输出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影响及其他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心态。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图2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

图3 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1)读图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2)结合图,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怎样的影响?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1965年和1975年的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由A、B两个栏目可以看出,1965~1975年间,该地区耕地面积的增加,是靠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获得的。
(2)由C、D、E、F、G、H等栏目可以看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导致该地区____________恶化,____________加剧,最终使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3)今后,该地区应进一步保护好现有森林,_____________,加速植树造林,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为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砍伐,试在图中绘出可能出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
(2)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流量曲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砍伐前后,该地区呈现的含沙量曲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