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器材有:
a.粗细均匀的金属丝(长度x为1.1m,总电阻约5Ω)
b.直流电源(1.5V,内阻不计)
c.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1Ω)
d.电流表(量程300mA,内阻约为2Ω)
e.电压表(1.5V,内阻约3kΩ)
f.滑动变阻器(10Ω,1.0A)
g.定值电阻(5.0Ω,1.0A)
h.刻度尺、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探究金属丝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甲、乙两位同学选择以上部分器材设计如图(a)所示电路:
甲同学逐渐减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x,调整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同时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通过计算得到金属丝电阻R甲。得到具体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
金属丝长度/cm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金属丝电阻/Ω |
2.2 |
2.6 |
3.2 |
4.0 |
5.0 |
乙同学逐渐减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x,调整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位置,同时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读出对应的电压表示数,通过计算得到金属丝电阻R乙。得到具体数据如表格二所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内画出R-x图钱,如图(b)所示。
表格二 |
金属丝长度/cm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0 |
金属丝电阻/Ω |
1.0 |
2.1 |
3.0 |
3.9 |
5.0 |
(1)在乙同学所描图线的R-x图(答题卷的R~x图)中,根据甲同学的实验数据描出R-x图线
(2)乙同学应选电流表 (填器材序号,如a、b、C等)
(3)结合R-x图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测量方案谁更合理,并简要说明原因。
(4)若甲同学在保持电压不变的测量方案下,为了尽量减少温度变化对实验造成的影响,从题中给出的器材中选择所需器材,并设计改进电路?将改进后的电路图画在答题纸的虚线框中,并在各元件旁标上它的器材序号。
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将图中的实物连线按电路图补充完整。
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在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是图中的 ▲(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
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
为了求元件Q在I-U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I、U,由
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由
求得。其中 ▲ (选填“甲”、“乙”)同学的方法正确。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
D.在用图像![]() ![]() |
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 乙”、“ 丙”)
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中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出,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如图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都各有两个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档位。1、2两个档位为电流表档位,其中的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关于此多用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时,是电阻档 |
B.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6时,是电压档 |
C.当转换开关S旋到5的量程比旋到6的量程大 |
D.A表笔为红表笔,B表笔为黑表笔 |
已知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990Ω,图中的电源E的电动势均为3.5V,当把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在AB之间接3500Ω电阻时,表头G刚好半偏,该测量过程操作的顺序和步骤都正确无误,则R1=Ω,R2=Ω。
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一金属丝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以a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b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cm。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
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
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m/s.
本实验可通过作图来寻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若所作的W-v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一步应作(填“W-v2”或“W-
”)的关系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