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3题。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针阔叶混交林 | D.草原 |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A.①曲线 | B.②曲线 |
C.③曲线 | D.④曲线 |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下列各题。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
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的关系是
A.社会循环包含了自然循环 | B.社会循环水量大于自然循环 |
C.社会循环延缓了自然循环 | D.社会循环环节多于自然循环 |
潜在的回用水源包括
A.淡化的海水 | B.浅层地下水 |
C.未处理的污水 | D.工厂冷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