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周汝昌先生凭借其极高的学养,以出神入化的文笔生动地阐述了“女性大悲剧”的“红学”见解。 |
B.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居心叵测地把多层含义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意在使读者从故事里读出完整的人生哲学。 |
C.贾谊的《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欲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引起上层统治者的警觉,用语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
D.《动物游戏之谜》是我国科学家推荐的百篇科普文之一,从周立明生动的文字中人们可以领略到动物世界的美轮美奂。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拜官授职称为"拜"或"除",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予除左丞相"。"迁"和"徙"指升职,例如"再迁为太史令""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而"左迁"是贬官,降职,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B.古时"长跪"指直身而跪,表示庄重,例如"府吏长跪告"。"顿首"指头叩地而拜,后常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作为写信的礼貌语。"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的时间较长。 |
C.古时以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成六十组,叫作"六十花甲子",常用来表示年、月、日的顺序。例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中"戊申"指日子。 |
D.古时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为"加冠",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女子十五岁,梳发成髻,表示成年,称为"加笄","笄"就是簪子的意思。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所取的。字,又称"表字"是男子行"加冠"礼时所起的。古人把名与字连起来称呼时,一般是先称"名"后称"字",例如"百里孟明视"中"孟明"是其"名","视"是其"字"。 |
B."谥号"指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由朝廷赐与。例如"左忠毅公"的"忠毅","欧阳文忠公"的"文忠"都是"谥号"。皇帝没有"谥号"。 |
C."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庐陵"是指籍贯,"君圭"是指名,"君玉"是指字。"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中"虞山"是指籍贯,"毅叔"是指名,"远"是指字,"甫"是对男子的美称。 |
D.古时称呼已故长辈为"先…"。例如"先考"指已去世的父亲, "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先大母"指已去世的祖母。例如"先妣尝一至。"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迷信星历,婚嫁等喜事要选择"良辰吉日",需月建与日辰相合,叫"六合"例如《过秦论》中"履至尊而治六合"。 |
B.秦汉时的"关外"指崤山和函谷关以东,而明清时的"关外"指"娘子关"以外。战国、秦、汉时代"山东"指崤山和函谷关以东,指除秦之外的六国之地。 |
C.古时"阴"指山南水北,"阳"指山北水南。例如"淮阴"在淮河以北,"汉阳"在汉水以南,"华阳"在华山之北。 |
D."八荒"指八方荒远的地方,"八"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荒指荒远之地。而"中国"古代指中原广大地区。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上那些狗苟蝇营、追逐名利者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都如大海里的浪花,眨眼间即灰飞烟灭。 |
B.当时,老王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不直接说出来呢?许多人都觉得费解,我却认为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
C.由于秦汉以来国家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因而渐渐形成了一种以北方话为基础的社会交流共同语言。 |
D.虽是阴天,视野却十分开阔,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地,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是个文盲,没有读过一天书,却深谙持家之道,当省则省,因此我们家收入虽然不多,却没有都有些节余。 |
B.如今方正集团的激光照排技术已经走向世界,这难免会使发明者王选感到肩子上的负担更重了。 |
C.拙作尽管花费了很多心血,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缺点、错误肯定在所难免,暇瑜互见,希望各位专家、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
D.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出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