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他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他们都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这么急着朝我来的路爬去,一定是那路上有什么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两只蜗牛便同时折转头往回爬。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他们又友好地彼此碰了碰触角,各自继续朝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了蜗牛不知不觉又爬回了起点。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
1、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含意的范围。
2、必须写议论文。
3、7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于是年轻人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锁匠有两个徒弟,他决定来一次考试以确定谁是接班人。他准备了两个保险柜,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将近二十分钟。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彩:“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时,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有看见里面有什么,因为您只让我开锁。”老锁匠郑重地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接班人。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在山野菜出口贸易中,蕨菜以前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
采蕨菜的最佳时间只有十天左右,这期间的蕨菜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在地里晾晒一天,第二天翻个个儿再晒一天,把水分蒸发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这样处理好的蕨菜食用时放在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下锅了。可是当地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把蕨菜采到家,来不及放在地里晾晒,而是放在热炕上暖,只用两个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后的蕨菜,从外表上看都一样,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放在锅里怎么煮,都跟老树根一样,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动。
客商发现后,对此曾提出警告,一次,两次,还是如此。结果,人家干脆封杀,再不从我国进口了。那些一心想加工速成蕨菜的菜农,省略了两天的阳光,但是最终却让自己吃亏了!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往往能充实一个人的心胸,能改变一个人的困境,能高雅一个人的一生,书与人的关系实在密切。你读过哪些书,对你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呢?或者你有关于书的故事,对书的认识和评价吗?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发现,有时顶花带刺、细长匀称的鲜嫩黄瓜放了两三天之后会变得一头很粗,一头很细。难道这是基因突变吗?一位健康专家对此的解释却是:
这是黄瓜让种子成熟的天性表现,不这样才不正常!人类为了吃到鲜嫩的黄瓜,就得在黄瓜种子成熟之前把它摘下来,否则就老了。但黄瓜却决意要“传宗接代”,但它没有了土壤营养供应,就会把自己自身的营养浓缩到一端,让少数种子长大成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