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把主要信息补写完整。
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预测)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                       。预计到2015年,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                     。由此可见,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                   。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图文、表文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的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道: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人民提出意见批评政府。因此,在网上听到有“拍砖”的声音,我并不感到奇怪,我以为这是正常的事情。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
温家宝总理提到“拍砖”和“谣诼”两个词。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请你谈谈你对这两个
词的理解。(4分)
拍砖:
谣诼: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一般优美、深刻,与优秀人物的事迹相辉映,进而感染、激励观众。请仿照下面示例给必修一第二、三单元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示例中的人物除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写出人物形象的主要事迹和最优秀的一面。
示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你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只身而入虎狼之秦师,以
利害得失说退国之强敌,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你是志士、勇士、辩士。你的绝
世之智慧,惊天之功绩堪称万世典范。
人物:
颁奖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要闻之一。从那以后,以“门”命名的各种新闻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如“伊朗门”“艳照门”“虐囚门”等,最近在台湾又出现了因台风救灾不力而造成的“救灾门”,以及可口可乐在华深陷“受贿门”等新闻。
请结合这些政治、经济和娱乐界的事件,简述“门”的含义。
“门”

阅读并思考以下名家的评点,自选角度写出你的评点,要求:50字左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名家评点)
朱憙: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
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先文,非为己之学业也。”
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
(《四书集注》)
我的评点:


































































材料分析概括题
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
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为5.6册。20年只增加了不到1/2本。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20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2倍。尤其是一般图书的消费,城市所占的比重达到90%。与此相对,农村图书市场持续萎缩。据统计,2001年城乡图书零售比为74∶26,2009年为82∶18。
②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千元,让他们在生活之余拿出几百元来买书是不现实的。图书营销渠道也不健全,县以下的书店大都不卖书了,农民为了买一本书跑上几十里路很常见。
③据调查,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31.8%的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因此,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不这么看。这30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50倍,但图书价格只上涨了20倍至30倍。1980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0.15元,现在一般是50元,上涨了300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1/3或1/5。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
④计划经济时代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的读者。有人建议,国家可分别对“上游创作,中游发行,下游零售”,均给予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读,提高人们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图书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从第一段看,我国的“阅读尴尬”表现在哪些地方?
                                       
                                       
                                       
试概述关于书价的反方观点及其理由。
                                       
                                       
                                       
依据本文,为增加农村的图书消费,你有什么合理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