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和计算不正确的是
A.pH相等的NaOH、CH3COONa和NaHCO3三种溶液,则有
c(NaOH) < c(NaHCO3) < c(CH3COONa)
B.已知25℃时Ksp(AgCl)=1.8×10-10,则在0.1mol/LA1C1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6.0×10-10mol/L
C.25℃时,0.1mol/L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OH-浓度大于0.1mol/L 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OH-浓度
D.室温下,0.1mol/LNaHA溶液的pH=4,则有c(HA-)>c(H+)>c(H2A)>c(A2-)
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以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稀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马上出现血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
| B.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 |
| C.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 |
| D.小袋中原来装有氧化铁 |
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
| B.NH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NH3是电解质 |
|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
| D.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
在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物质的是()
| A.Cl2+H2O==HCl+HClO | B.Fe2O3+3CO 2Fe+3CO2 |
| C.2F2+2H2O==4HF+O2 | D.2Na+2H2O==2NaOH+H2↑ |
要检验某奶粉中是否含有淀粉,可取少量奶粉放入温水中充分搅拌,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KI溶液 | B.碘水 | C.氯水 | D.AgNO3溶液 |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