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3个钠离子——3![]() |
B.2个氧原子——O2 |
C.1个氮气分子——N2 | D.硫酸铁——FeSO4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D.t2℃时,向6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g溶液 |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
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质 |
碘 |
高锰酸钾 |
||||
溶剂 |
水 |
汽油 |
酒精 |
水 |
汽油 |
|
溶解性 |
不溶 |
易溶 |
可溶 |
易溶 |
不溶 |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m(溶质):m(溶剂)=20:120 |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 |
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