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两题。
江 上(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江上怎样的特点?
从后两句来看,本诗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蕴涵了怎样的哲理?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李白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注释:①天宝八年春,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再度开始他的漫游生活,后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到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下了这首诗。②金乡:今山东金乡。③咸阳:此处指长安。“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一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使你联想到意境相似异曲同工的诗句是什么?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请找出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诗句:
分析: 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完成小题。
【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人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飞良弓。结合作者经历,你认为【甲】文的诗句“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指
;【乙】文中的“觉悟当念还”中的“还”指的是。(2
分)请从下面A、B两句中任选一句,描绘出诗句中展现的场景。
A.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心情相比,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古词,回答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请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的表达效果。
选出对这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
【诗歌天地】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河颂 (歌词节选)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婉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
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今天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