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宜昌市“自强自立优秀青年”王辛未成长报告会在宜昌市一中举行。在报告会后,宜昌市副市长张永红授予王辛未“自立自强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来自重庆奉节的进城务工子女、宜昌市一中高三(1)班学生王辛未,与父母及两个妹妹蜗居在10平米的窝棚里15年,4岁学会做饭,7岁开始分担家务……面对生活的磨难,王辛未懂得感恩,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在高考中以602分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
某中学七年级(2)班结合上述材料,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做自立自强的人”的黑板报,请你帮助参与完成以下栏目。
【请你评述】⑴请你结合王辛未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对自立自强品质的认识。
【话说成长】⑵下列中学生自理能力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调查人数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能自理
不能自理
60
早上不要父母叫醒能否按时起床
18﹪
82﹪
60
是否能整理自己的床铺
36﹪
64﹪
60
是否会自己做饭并主动洗碗
9﹪
91﹪
60
自己的衣服、鞋子是否会自己洗
19﹪
81﹪
60
做作业、复习功课要不要父母监督
53﹪
47﹪
60
遇到困难能否自己想办法解决
25﹪
75﹪

【编者寄语】⑶请你为自立自强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几个培养自立自强优秀品质的金点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癞蛤蟆,这个妇孺皆知的动物名词你肯定不会念错,但你可曾想到,只有30%的成年人能正确写出这三个字!在文字输入几乎完全依赖“搜狗拼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的严峻现实下,“提笔忘字”正在快速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人的“通病”。
材料二 2013年8月2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主办,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首届大型汉字听写大会推广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后,瞬间成为网络头版头条的报道焦点,在极短时间内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超过了《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的网络影响力。
(1)请你谈谈举办大型汉字听写推广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即可)(6分)
(2)请你就如何解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这一严峻问题出谋划策。(两个方面即可)

2013年11月,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标志着中国逐步放开严控生育政策,向“放开二胎”过渡,这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
(1)针对此次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是计划生育工作要放松了。假如你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你会如何回应这一说法?
(2)国家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你觉得有什么好处?请尝试说明。
(3)听说这一政策后,你的同桌向你问起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请你告诉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右边漫画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1)两幅漫画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2)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发展观?它的内涵是什么?
(3)为了绿水青山,中国要走怎样的新型发展道路?

城因人兴,人以城荣。2013 ,一座诚市的发展巨变,已镌刻在每一位扬州人的记忆中,当人们掀开新年台历的一刻,又从心底涌起许多美好憧憬。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以“回眸扬城发展,展望新年梦想”为题开展探究活动。学生们走进2013年度扬州部分新闻人物,倾听他们的新年幸福憧憬。
出境人物:庄大清,随习近平参加亚太经合会议的扬州企业家
美好愿景:扬州企业家不仅要做好国内生意,也要跨出国门,真正地融入全球发展的节奏中。
【行动宣言】(1)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应该怎样通过国际合作融入全球发展的节奏中?
出境人物:谢正义,中共扬州市市委书记
美好愿景:困难群众的帮扶、食品供应的安全、市场价格的稳定、节日交通的协调……新的一年,政府不仅需要“站好民生岗”,还得“加把民生力”,让群众过日子更放心、更舒心!
【社会追问】(2)为什么要让群众过日子更放心、更舒心?
出镜人物:尤政,扬州籍中国工程院院士
美好愿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但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想,要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呼应,每个人都要为时代进步不懈奋斗。
【心灵感悟】(3)请结合九年级《思想品德》有关知识,谈谈你打算如何为时代进步而不懈奋斗?

材料一:2013年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各类关于雾霾的段子近期在网上广为流传。出现雾霾天气的城市,都相继制定出台了应急预案。比如关停一些重度污染企业;禁止车辆上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关停一些建筑企业,以减少粉尘污染等等。
材料二:若想治理雾霾天气最终要采取依法治理的办法,凡是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企业、部门或个人,一律追究法律责任,使每一个企业、部门或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把短期行为变成长效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生存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地更净、气更洁。对此,中学生小民认为:只要公民树立法制意识,就能治理雾霾天气。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请针对材料二中小民的观点加以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