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说:“只要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就是忠实的履行了义务。”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论述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诚实就意味着什么谎言都不能说。

2011年5月9日,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四车追尾、
三人受伤。5月17日,法院以危险驾驶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判处其拘役6个月,处罚
金4000元。庭审时,高晓松说,我愿意接受国家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制裁,今后做一个遵纪
守法的公民。
(1)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的什么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有人认为,明星犯罪与他们的法治意识淡薄有关。所以,实施上述方略的基本要求就是,广大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下表为某校初中学生调查统计的“与父母沟通情况”部分数据:

调查内容
所占比例(℅)


认为父母管得太严
64
65.8
与父母沟通有障碍
48.7
37.2
不会把秘密告诉父母
81.8
83.3

材料二:七年级1班的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却说:“我上课迟到了、课堂上说悄悄话、作业字迹有点潦草,他就狠狠批评我。他太严格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对于小王的话,同学们议论纷纷。甲同学认为,老师应具有宽容的美德,不应对学生过于严格;乙同学认为,老师就应该严格教育学生,不能对学生宽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针对材料中甲、乙同学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材料一:有一年,美国某大学有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学历等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学校做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27%的人无目标,3%的人有清晰长远的目标。25年后,跟踪调查后结果是:3%的人,25年朝一个方向努力,成为成功人士。27%的人,因为生活无目标,过得不如意,整天抱怨生活。
材料二:八(1)班同学在“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主题班会中,就如何实现目标展开热烈讨论。甲同学认为:实现人生目标,需要的是坚强意志;乙同学认为:实现人生目标,需要的是保持乐观的心态。
(1)材料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请选择甲、乙同学中一方的观点,运用所学意志和保持乐观心态的知识进行评析。

生活中不同的人对于宽容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认为: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