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我们都在追寻。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某校的贴吧上,有些同学就晒出了让他们感到幸福的“小事”——
甲:昨天是我生日,妈妈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还定了蛋糕。哈哈!
乙:有一次,我突然发烧了,班主任亲自把我送到了医院,好感动!
丙:周末和好朋友去金象山滑雪,景好,心情更好!
……
(提示:本题回答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1)晒晒你的幸福生活与大家一起分享。
(2)我们的成长与进步,都凝聚着社会的关怀和无数人的关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他们!
我感谢 因为您: 感恩行动: |
我感谢 因为您: 感恩行动: |
我感谢 因为您: 感恩行动: |
(3)请结合自己的幸福生活,谈一谈应该怎样利用好身边的顺境 ?
材料一:2013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行政;对不符合科学发展、有碍社会公正的法规政策和规则要进行清理。
材料二:某市政府、市委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通报了市级机关“万人评议”的结果。在回收的10312份评议表中,尽管满意率达99.3%,但群众也提出了6948条批评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一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
(2)在“万人评议”活动中,公民行使了什么政治权利?作为国家的小主人,你准备怎样来行使上述权利?
【传递“正能量”温暖你我他】
2012年11月2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2)班徐砺寒不慎剐蹭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后,没有选择逃走,而是在原地等待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字条: “尊敬的苏KU0××6车主:我是扬大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联系方式:87×××12。对不起!” 事后,车主备受感动原谅了徐砺寒,没有让其赔偿,并把字条发到微博。于是,无数网民参与热议。下面是当时部分网友的热评:
樱竹:好孩子,好车主。质朴的内心原来如此动人。
星月:让人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
蝴蝶:中学生留下的不仅是张致歉的字条,而且是留给我们社会久盼的一种希望和对未来中国少年的一种期待。
运用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徐砺寒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分)
(2) 徐砺寒致歉字条不仅得到车主的原谅,还得到大家的肯定。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他选择溜走的话,将会是什么后果?(4分)
(3)我们中学生如何做诚信的人?
扶起老人 传递正能量
2013年6月15日,在四川达州城区正南花园附近,老人蒋某某摔倒在地,造成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共花去医疗费、护理费等2万余元。据周围目击者称:蒋某某摔倒后,3个孩子最先跑过去搀扶老人,后来几名成年人也陆续跑过去帮助,并拨打了120,送往医院。
三名孩子搀扶老人,却被老人称自己被孩子撞倒。老人的儿子龚某在老人出院后,将老人送到一名搀扶老人的孩子江某家里吃住,并称不赔偿医药费就一直住下去。事件拉锯5个多月后,家长报警。11月22日,经过达川区警方调查,周围多位群众证实,认定受伤蒋某某系自己摔倒,蒋某某及儿子龚某某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决定对蒋某某和龚某某分别被行政拘留7天和10天,并处罚款500元。
警方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三个孩子“平了反”。有一位目击证人在作证时说:“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不然以后哪个还敢做好事嘛。”其中一名孩子的父亲杨先生表示,事情发生后,孩子曾问过自己,以后遇到老人摔倒还用不用过去帮助,“我告诉他,当别人处于危难当中,必须过去帮助。这样的事件,只是少数。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
(1)“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这一社会现象曾引起广泛热议。上述材料中的事情前后经过能够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面对老人家属的敲诈勒索,孩子的家长选择了报警。家长的做法启示我们面对非法侵害,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追星在当前中学生很普遍,他们喜欢挂心目中偶像的照片,仿照偶像的言行举止,据报道:为了观看心目中的偶像的演唱会,有些学生甚至逃课;有些学生为了像明星一样瘦身而盲目节食带来诸多疾病,为此初一(3)班决定在全校开展一个调查,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搞这次调查可以采取哪些方式?(2’)
(2)“明星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
(3)你怎样正确对待明星崇拜?(2’)
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举办了20多次了,这项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影响
深远。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施哲衡的作品“纳米技术在书写材料研制中的应用—关于可反复使用
的新型书写用‘纸’的研究”在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专家指出,该作品能够获
奖,首先是有一个好的选题(注:选题即所选择的研究课题)。
(1)上述作品的选题好在什么地方?
(2)创新包括很多方面,有关部门为什么要突出“科技创新”这一主题?
(3)时代呼唤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