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和夏季 B.秋季和冬季 C.秋季和春季 D.冬季和春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图,回答各题。

甲乙丙丁四种能源分别是( )
A 石油、煤、水电、天然气
B 煤、石油、水电、天然气
C 天然气、石油、煤、水电
D 煤、天然气、石油、水电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
A 乙、bB 丁、c C 乙、dD 丙、d
我国能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 多高耗能、高产出的工业
C 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低 D 工业布局不合理

读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图,回答各题。

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自然条件 B 市场
C 农业技术 D 交通
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法,错误的是( )
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环境污染加剧
D 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回答各题。

下列有关该国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 城市化速度快
C 属发达国家
D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资源密集型产业
C 能源密集型产业 D 现代服务业

胡杨林是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一道生态屏障,但是在过去的50年里胡杨林急剧衰败。读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胡杨林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影响图示区域胡杨林分布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 热量 C 水源 D 土壤
胡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意义是 ( )
① 改善当地气候② 阻挡风沙侵袭
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④ 防止土地盐碱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面对土地的沙漠化,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
A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兴建防护林
B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草场轮牧制度
C 草原地区退耕还牧,发展畜牧业
D 在沙漠化地区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向沙漠进军

读图,回答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 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热量和水分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要
B水源不足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 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高
D 水土流失黑土冲刷是土壤肥力下降的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