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我国四个省区图,读图回答36~37题。四图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位于地势第三阶梯的是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以某半球某点为中心的俯视图(M点为极点,a表示晨昏线,MP和MO为两条经线,且P点为a线上的最高纬度),回答下列各题。若图示区域为南半球的夏半年且P点的纬度为71°时,则此刻的时间大致是()
A.6月20日 | B.1月10日 |
C.9月20日 | D.3月15日 |
若P点经度为30°E,且该经线上的大部分地方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值时,则此时印度新德里(东经77°13’)时间(使用东5.5区区时)为 ()
A.17时 | B.15时 |
C.17时30分 | D.15时30分 |
下列关于P、O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O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
B.O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
C.线段PO为P、O两点的最短距离 |
D.P、O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ºE,40ºN)起飞,7小时后途径A地(165ºW,67º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ºW,42ºN)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
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
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 B.1/3 | C.1/2 | D.3/4 |
下图示意我国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 B.山谷 | C.山脊 | D.山顶 |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 B.178米 | C.220米 | D.255米 |
该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北京时间是()
A.22时 | B.14时 | C.10时 | D.2时 |
该时刻,40°N纬线上()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④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 D.先朝北后朝南 |
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
A.16小时 | B.12小时 |
C.20小时 | D.2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