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7~8小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00米 B.150米 C.278米 D.199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浏览网络GIS地图,查询有关信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2,回答9~12题。

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有关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B.山脉以南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
C.山脉以北分布有大面积热带经济作物
D.1月0℃等温线走向与其大体一致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下面是某区域图中,点虚线是等年降水量线。读图1,回答7~8题。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

A.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我国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阅读材料回答5~6题。
材料中描述的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同七个国家接壤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畜牧业历史悠久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回答3~4题。
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东部沿海受到寒流影响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西安、南昌 B.上海、沈阳 C.拉萨、厦门 D.海口、珠海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回答1—2题。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列农作物,我国南方、北方都有较大面积分布的是

A.棉花 B.甘蔗 C.甜菜 D.柑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