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两区城图,回答48~50题。

图中M、N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水量丰富
C.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支流少

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两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回答题。
1.据观测,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年内最高值出现在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该季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植物吸收CO2减少②植物释放CO2增多③人类活动排放CO2增多 ④森林面积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果全球变暖,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我国将被淹没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回答题。

3.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4.上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列纲要信号图,完成题。

1.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可能指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平面的上升 C.沿海红树林破坏 D.城市数量增多
2.图中所示,事象“乙”可能为
A.大量极冰融化 B.低地被淹
C.动物向高纬度迁徙 D.领海与专属经济区面积扩大

读”全球气温变暖示意图”完成题:

5.对控制全球气温变暖应负首要责任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沙特阿拉伯
6.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A.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变大 B.我国西北和中亚地区湿度增加
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D.高温杀灭大部分病菌,有利人体健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