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中,以9.69s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被喻为“世界飞人”。他起跑时初速度为0,若测得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2m/s,则他在百米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A.6m/s | B.9.5m/s | C.10.32m/s | D.12m/s |
如右图所示 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小车的一端.受到水平恒力F作用后,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设小车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车长为L,车发生的位移为S时,物体从小车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具有的动能为(F-f)(S+L) |
B.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S |
C.这一过程中物体与车之间产生的热量为f(S+L) |
D.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S+L) |
如图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都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滑沙橇从插有红旗的A点由静止出发同时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设滑沙橇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橇上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滑行总路程比乙短 |
B.甲、乙停止滑行后回头看A处的红旗时视线的仰角一定相同 |
C.甲在B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点的速率 |
D.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0; | B.μ1mgcosθ; |
C.μ2mgcosθ; | D.(μ1+μ2)mgcosθ; |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低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物体在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
B.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为2L/t; |
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 |
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时间是![]() |
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F1增大,F2减小 |
B.F1增大,F2增大 |
C.F1减小,F2减小 |
D.F1减小,F2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