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
A.环境条件的影响 | 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 |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 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 |
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为ABCDEFGH,变异后的基因序列为ABCDEFEFGH。这种变异不会影响( )
A.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 B.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
C.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 D.基因中的碱基的排列顺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
C.遗传病的发病,不同程度上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的存在 |
D.遗传病是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人群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某家庭母亲、儿子高度近视,父亲正常。下列判断或叙述中合理的是( )
A.高度近视发病率很低,因此为单基因遗传病 |
B.高度近视发病率很低,因此为隐性遗传病 |
C.判断该遗传病显隐性的方法是让高度近视的男女婚配,若后代中出现正常子女,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
D.根据母子患病父亲正常,还不能判断该病的致病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
下图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Ⅲ8的基因型为Aa |
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C.Ⅲ8与Ⅲ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则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 |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 000,Ⅲ10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的概率为1/200 |
DNA分子经过透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