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3
5
9
风速



蕨类植物
7
5
8
距地面1.5米的光强



灌木
15
4
2
土壤湿度(%)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6.5
3.8
20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3)若某一年,在这个山坡上的田鼠大量繁殖,会导致的结果是:草本植物会    ;当田鼠的数量多至以啃食草根为生时,则草本植物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1”表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
(l)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处于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这细胞有_____条染色体,有___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8—9时期是减数分裂_________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③图中4-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
④图中7-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并分别进人到两个子细胞,处于9时期的细胞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在下面空白坐标处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设只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时期。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细胞。
(3)丙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细胞。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可连续培养
②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可能是衰老
③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
④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用的语言或文字
⑤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巴氏小体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是指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可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某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年轻女性体细胞用A表示,年老男性体细胞用B表示)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 。
(2)实验1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年轻女性和年老男性的细胞做实验?
(3)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本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为什么?
(4)本实验能否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