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 
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 
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词的上阕中的“空”和“唯”,很有表现力,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的情感较为复杂,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原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小题。
泊歙浦
【南宋】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注】方岳,南宋诗人、词人。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进士,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有旧嫌而取消任命。
这首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进行写景、抒情,请结合诗歌的颔联和颈联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诗歌的尾联寄寓了作者多种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

【原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小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窦:溪潭。
从动静的角度对《禾熟》一诗进行赏析。
这两首诗描写的景象有何异同?所表达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改编】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小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 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诗歌的前两联描写“恶风”“黄流”有何用意?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诗歌的后两联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改编】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沭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诗歌的题目是“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请简要分析诗歌是如何围绕“野宿”展开的?。
本诗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