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家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材料二: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化学工业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美国人口增长模式属________型。
材料一表明,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聚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美国退休的老年人又沿着箭头方向迁移到南部A处,南部对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11分)2013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届时,海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国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
(2)说出中缅油气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
(4)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促进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石化基地,分析石化基地的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0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河的水文特征。
(2)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分析保护甲河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交汇对乙城市发展的影响。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及该区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气候、植被三方面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根据气候资料,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3)列举该区域南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0分)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10分)该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图中①地的风向,说出一种发生在②地与此季节相符的天文现象。
(2)描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3)近年来,世界各国对②附近海域的科学考察越来越多,试从地理角度简述该地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