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家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材料二: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化学工业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美国人口增长模式属________型。
材料一表明,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聚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美国退休的老年人又沿着箭头方向迁移到南部A处,南部对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十多年前还是一个落后的边远乡村,随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大规模开发,当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武陵源区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师队伍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健康有序,文化艺术团体迅速增加,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劳动保障事业步伐加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逐步普及和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但是,武陵源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1)至2005年7月,我国共有个世界遗产。
(2)武陵源是世界遗产,除此之外与其同类的世界遗产还有、、(列举三个即可)。
(3)武陵源在开发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资源中出现的失误有:
①;
②。
(4)武陵源旅游业要想健康有序发展,在今后工作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读A、B、C、D四国某年有关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最高的是______国,达___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_______的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最高的是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国。
(5)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它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方面。
(6)由此可知,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促进_______,并使之成为一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
填表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产业特征的三个阶段,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字母填入表格中。
A.古代旅游 |
B.大众需求 |
C.现代旅游 |
D.个体需求 |
E、近代旅游
F、群体需求
旅游需要 |
|||
产业特征 |
前产业化阶段 |
初级产业化阶段 |
高度产业化阶段 |
历史阶段 |
(2)从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看,1841年出现在英国的世界第一家以盈利为目的,向普通人提供专门化旅游服务的旅行社,标志着_________旅游的开始。
(3)现代旅游出现于_________世纪_________年代。
(4)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是:旅游主体的_________化,旅游空间的________化,旅游目的的______性,其中______性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______力。
(5)现代旅游的六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10月23日,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0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11为“安卡拉和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简述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2)描述土耳其的地形特征。
(3)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2月,浙江省森林覆盖率为60.63%,在全国位居前列。
(1)分析浙江省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
(2)说出台风给浙江省东北部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分析该省西部地区受危害较轻的原因。
(3)指出1987~2008年杭州市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