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hPa)。读图完成19~20题。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
B.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
C.风力甲地小于乙地 |
D.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该地区国家乳畜业发达 |
B.该地区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
C.该地区南部高技术工业发达 |
D.该地区北部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 |
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总抚养比。人口抚养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该图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示四条曲线中
A.①代表人口总抚养比 |
B.②代表少儿人口抚养比 |
C.③代表老年人口抚养比 |
D.④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 |
分析图示信息,可知
A.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日渐突出 |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趋缓 |
C.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渐趋严峻 |
D.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渐升高 |
表1是我国主要流域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情况表。据表回答问题。
表1
流域 |
长江 |
黄河 |
海河 |
塔里木河 |
极值比 |
2~5 |
3~6 |
5~7 |
1~2 |
丰水期4个月占全年百分比 |
50~60 |
60~70 |
80~90 |
70~80 |
注:极值比表示河流年际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 |
B.塔里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降水不稳定 |
C.表中各河均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D.珠江流域的极值比可能是6~8 |
下列关于各流域开发和保护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海河上游加强生态保护 |
B.黄河中游防止地面沉降 |
C.长江下游实行梯级开发 |
D.塔里木河水资源统一调配使用 |
图12为某地季节性积雪完全融化日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③④两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可能相差
A.3天 | B.8天 | C.11天 | D.16天 |
①地积雪完全融化日期晚于②地,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积雪量 |
3月21日 6时整,甲地(50°N,45°W)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3月21日21时10分 |
B.3月21日20时50分 |
C.3月20日 21时l0分 |
D.3月22日20时50分 |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D.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
当太阳直射点从d到a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