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近捕到一只罕见的白色雄猴(隐性突变),要想在短时期内利用这只白色雄猴繁殖更多的白猴以满足科研需要,最佳方案是
A.让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再用F1互交产生白猴 |
B.让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F1即可产生白猴 |
C.让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在F1中选出棕雌猴与白雄猴交配产生白猴 |
D.让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再让F1的棕猴杂交而获得白猴 |
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细胞器会消失,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进行以下哪项实验
A.探究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外界条件 |
B.诊断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C.比较细胞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特点 |
D.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羧基数目和氧原子数目至少分别为1和n |
B.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链式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16个肽键 |
C.n条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完全水解共需要(m-n)个水分子 |
D.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 |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粘性末端
C.用于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 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吸收量或
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植物的呼吸作用较乙强 |
B.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C3的含量将会增加 |
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增 加、乙减少 |
D.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