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一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如下图所示是“白菜一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可运用的酶是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 |
B.通常可诱导上述原生质体相互融合方法是PEG和灭活的病毒诱导 |
C.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 |
D.愈伤组织形成“白菜一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
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都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
B.一株处于开花期的杂合小麦个体中:含基因R的精子=含基因r的精子=含基因R的卵子=含基因r的卵子 |
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变异,所以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都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
D.基因R可以突变成基因r,基因r也可以突变成基因R |
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Ⅱ—1、Ⅱ一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
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 : 截刚毛为l : 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
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存在于
A.性染色体的I区段 | B.Ⅱ—1区段 |
C.Ⅱ一2区段 | D.常染色体上 |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A.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2 |
B.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
C.红眼雌果蝇占1/4 |
D.白眼雄果蝇占I/4 |
已知玉米的休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合品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品系②~⑥均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纯合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不能选择②和③作亲本 |
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⑤和⑥作亲本进行杂交 |
C.如果玉米Ⅰ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Ⅳ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重组 |
D.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 |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右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
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 |
C.Ⅱ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
D.Ⅰ1与Ⅰ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