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12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  表4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年份
人口数量(万人)
0~14岁比重
15~64岁比重
65岁以上比重
2000
518.15
26.62%
69.05%
4.33%
2010
562.67
20.92%
72.78%
6.30%

 
(1)描述图12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A地与B地相比,昼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3)如果B地的时间为6日20点, A点的时间可能为6日12点,是否正确
理由是
(4)此时,将要进入黑夜的是,将要进入白昼的是
(5)沿0o经线向北极发射炮弹,有可能落在偏(A 、B)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
(2)分析乙图中南端和北部的气候特征异同点及P地气候形成原因。
(3)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要评价两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
(4)甲国的铁路干线主要是南北走向、沿海分布,分析其成因。

(18分)该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条虚线,有河流分布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范围内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一处陡崖,其相对高度在________________米之间(填整数)。
(4)比较甲、乙两河段的通航条件,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做出的重要承诺。良好的空气质量不仅靠北京自身治理,更需要周边各省的配合。近年,北京城区小煤炉完成了“煤改电” ,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首钢等多家重污染企业陆续搬迁或停产;在奥运空气质量重点保障区域启用大气自动监测仪器全天实时监测。北京等六省区市已经统一行动,重点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治理,共创“蓝天”。
材料二

北京某区环境监测站利用GIS预测模型技术建立了市区工业污染源造成的大气SO2浓度空间变化预测模型。图3为该区1月份近地面大气中同一高度处的SO2浓度空间分布示意图(A、C为工业区,B为居民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北京奥运期间有更的多“蓝天”,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材料二图中预测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结果相比,有何异同点?
为什么?
(3)图3中大面积的SO2高浓度区分布在_(A、B或C)城区。其污染程度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