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录毕,送之走:跑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玩
C.媵人持沃灌汤:热水 D.同舍生皆绮绣。 被:通“披”,穿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 遇其叱咄                   王命急宣   
B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既克,公问其
C盖余之勤艰若此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D不知口体奉不若人也          若毒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感受或体会? (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马也()
(3)执策而之()(4)之不以其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上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各有什么寓意?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王冕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解释文中这些词
窃:已而:执策:若:
翻译
(1)听已,辄默记。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通()注音:()释义:()
解释词语
①传一乡秀才之______   ②指物作诗立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  ④以钱币乞之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②,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③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二)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注】:①俭:荒年。②率物:为人表率 ③豁:抛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水俭(遇到) B.处之不(容易)
C.得补诸生(开始) D.畚土筑垣以居(亲自)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A.欲率物乘奔御风
B.勿我受任方州此独跛之故
C.家人怨且叹年九十
D.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伯乐不常有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②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殷仲堪与江天一虽身份不同,但同作为读书人,他们认为求学最重要的品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

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见乎王()②不远千里而寡人()
③愿其说()④今令臣玉炊桂()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苏秦

A.禽兽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