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据图完成下题。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不足 | B.出生率过高 |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
1990-2009年,该省
A.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 | B.农业比重下降,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
C.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 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 |
下图中黑色区域为某地理事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黑色区域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古代城市群遗址分布区 | B.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 |
C.煤炭资源分布区 | D.灌溉农业分布区 |
甲处平原呈现波状起伏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A.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 | B.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表土的堆放 |
C.河流突发性大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 D.古代城堡建设所造成的人为堆高 |
图是某地海岸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为1:50000,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一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与本区域沿海的其他位置相比,渔港M的区位优势是
A.风浪小 | B.腹地广 | C.航道深 | D.不封冻 |
若在甲处建一储运仓库,需将所在小山头沿50米等高线铲平,平整后的土地面积约为
A.0.1km2 | B.0.3 km2 | C.1 km2 | D.2 km2 |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
A.8月,水量大,自K 流向金边 | B.2月,水量大,自金边向流K |
C.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 | D.8月,水量小,自金边流向K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水量盈 余率 |
1.31 |
1.21 |
1.0 |
0.93 |
0.71 |
0.63 |
0.78 |
0.89 |
1.0 |
1.18 |
1.29 |
1.4 |
该水库储水量最小的月份是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南非 | B.东南亚 | C.地中海沿岸 | D.中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