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2C6H5O—+SO2+H2O=2C6H5OH+SO32— |
B.碘化亚铁中通入少量的氯气:2Fe2++Cl2=2Fe3++2Cl— |
C.氯化铝中加入过量NaF:Al3++3F—=AlF3 |
D.溴乙A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
一包由常见盐混合组成的白色粉末,其中只可能含有Na+、K+、Al3+、CO32-、HCO3-、SO42-、SO32-、NO3-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粉末进行如下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甲是Al(OH)3,气体甲是CO2,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3+和HCO3- |
B.白色沉淀乙是BaSO4,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SO42- |
C.气体乙一定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 |
D.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Al3+、NO3-、SO32- |
25℃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10-4.75 |
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
C.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
D.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 |
乙醛酸(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为惰性电极,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HOOC-COOH+2e-+2H+=HOOC-CHO+H2O |
B.若有2 mol H+ 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1 mol |
C.M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
D.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的化学方程式: Cl2+OHC-CHO+ H2O = HOOC-CHO+2H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非电解质 |
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