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事实 |
实验结论 |
A |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
B |
某物质可以导电 |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
C |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D |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
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湿法炼铜的技术。某实验小组模拟湿法炼铜,向50.0g 溶液中加入10.0g铁粉(铁粉过量),待溶液中 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10.4g。则原溶液中 的质量分数为( )
A. |
20% |
B. |
16% |
C. |
10% |
D. |
8% |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
A. |
|
B. |
|
C. |
|
D. |
|
时,将相同质量的 和 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烧杯中的溶质为 |
B. |
将温度升高到 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
C. |
若 中混有少量 ,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
D. |
若取 时 和 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甲醛( )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 |
B. |
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D.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碘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
B. |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C. |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用于清洗油污 |
D. |
鉴别聚酯纤维和羊毛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