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 A.知州“三岁一易” | 
|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 
|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 
|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外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 
| B.唐代三省六部的长官都是宰相 |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中国古代统治者逐步加大对边疆的管理力度,在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A.澎湖和琉球 | B.河北、山东 | 
| C.西藏 | D.岭北 | 
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A.皇权日益加强 |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 
| C.皇权代替相权 | D.皇权与相权协调 | 
“秦始皇设职授官, 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 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 B.三公九卿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