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该段材料的主旨是( )
| A.介绍诸侯争霸的形势 | B.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 |
| C.说明周王室已经衰微 | D.陈述各诸侯强国的国情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 |
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 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 B.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
| C.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
| D.开创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
|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
|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 | D.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 |
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用干支纪年法记述1842年属于
| A.辛丑年 | B.壬寅年 | C.癸卯年 | D.甲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