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
A.干冰 | B.氯化钠 | C.氢氧化钠 | D.碘 |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2.88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 B.V=448 |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2.0g | D.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1.12 g |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体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2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呈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IV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
D.丁和甲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
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2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
C.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 |
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已知I2+SO32-+H2O=2I-+SO42-+2H+。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