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截取的短周期的一部分,即
。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W>Z>Y>X |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
|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
|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
Cl2、HCl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析产物溶液中除大量OH−
外,还有Cl−、ClO−、ClO3−,并知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9:2:1。试问原混合气体中Cl2与HCl体积比为
| A.5:2 | B.3:1 ![]() |
C.2:5 | D.1:1 |
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X<Y<Z |
| B.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X<Y<Z |
| C.单质的氧化能力:W<X<Y<Z |
|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Y<Z |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淡黄色试液 红褐色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所有FeCl3 |
| B.H3PO3+2NaOH(足量)= Na2HPO3+2H2O H3PO3属于三元酸 |
C.新收集的酸雨 白色沉淀 酸雨中一定含有SO42﹣ |
D.CaO Ca(OH)2 NaOH 用生石灰制备NaOH溶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 |
|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
|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A.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
| 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 C.NH3能与Cl2生成NH4Cl,可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泄漏 |
| D.K2FeO4能与水作用生成Fe(OH)3胶体和O2,可用于净化自来水并杀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