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
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1年1月2日~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
(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京旅行团2009年7月到图示区域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解释下面的问题和现象。

(1)出发前,从网上查到: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过境B城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过境后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
(2)飞机于6日9时从北京机场起飞,乘务员告诉乘客,到B城需14小时,飞机到达B城市时,当地时间为____日____时。
(3)到C城市时,一游客发现植被与北京的相似,但判定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不同,请你说明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石油
天然气
美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法国
8.39%
4.19%
26.9%
11.5%
4.3倍
11.5倍
7.7倍

(1)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简要说明“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4分)
(4)针对我国口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6分)

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
A,B,C,D,E
F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流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中城市①是,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它是中下游的分界点,长江全长km,注入
(3)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长江水系上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名称:A河上的,F河上的,G处是水电站,H处是水电站。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高、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__,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示意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程序。
(4)简述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

读“水库大坝及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a

图b
(1)将下面左右两列内容用线接起来。
①修建水库形成的淹没区
②可明显改善航运条件 a大坝东面的区域
③洪水危害可能减少的区域 b大坝西面的区域
④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
(2)建坝时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___(东面、西面)地区的气候与水文等历史资料,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水位落差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水轮发电机应安放在图中的___________(A或B)位置上为妥。
(3)图b适宜建大坝的河段位于____________处(用字母表示),理由是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